本文是前一篇五年总结的后续。希望就如何实现自己的目标这个话题给各位带来一些启发。
了解自我是伴随每个人终身最重要的课题。人生的早期阶段,尤其是高等教育期间,是了解自我的黄金时期。
进入一个好大学,就读有竞争力的专业,获得优秀的学习成绩,拿到心仪的工作机会。这些固然是非常重要的目标,但不应该仅仅只是目标。达到这些目标的过程同时也应该被看作是了解自我的一种手段。
具体来说,了解自我可以体现在方方面面。比如弄清楚自己一天中什么时候学习、工作效率最高,连续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上限是多少;又比如探索自己分别擅长和不擅长哪种类型的任务,或是哪种类型的回报对自己的激励作用最强等。
以我的个人经历为例,过去五年间我最重要的两点发现是:1、我完全无法做好自己不发自内心认同的事情。2、我享受做面向用户的产品。这样的自我认识对职业道路的选择就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人生的早期阶段,我们面临的困境跟创业者们所面临的困境很像:世界每分每秒都在变化,对事物的认知永远无法达到完全正确,甚至很多时候错得离谱。创业公司拥抱这种现实的方式,是通过快速的迭代和试错,来最大化他们理解市场和用户的速度。
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许多借鉴。总的来说,每个人都应该把自己当做一家创业公司,接受失败和试错的常态,在考虑多个机会时偏向于能够更多更快地学到新东西的那个选择。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一个潜在的问题是如何跨越从零到一的槛。基于个人经历,我的建议有:
建立高效的反馈回路对快速的迭代和试错来说至关重要。寻求外界的帮助(比如学校的导师和工作的前辈)或是自行设立衡量指标,用来帮助你在学习新事物或是实验新技巧时了解当前的效果如何以及如何改进。
我在学习如何阅读论文时,每周会跟导师面对面交流对上一周布置的 2~3 篇论文的理解,这使我的错误理解和不良习惯得以被纠正;在了解到番茄工作法(Pomodoro)之后,我通过完成事项的数量和质量(客观指标)和对工作时精神状态的自我评价(主观指标)来确定每个时间周期应该定为多长。
建立这样的反馈回路有时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在这种情况下,重要的是我们能够有意识地去思考反馈、指标和修正这些元素。
Shoot for the moon. Even if you miss, you'll land among the stars.
有句玩笑话说: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这其实不无道理。
我们应该尽早地为自己设立多个不同层次的目标。这样做至少有以下好处:
高效执行计划的核心在于尽量多地完成预设的目标。而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完尽量多的事,基本就可以归结于发展一套适用于自己的 GTD(Getting Things Done)系统。
市面上有许多关于 GTD 的资料,但具体采用什么方法论或是使用哪些工具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要有意识地去实验、确定和执行适合自己的系统。举例来说,我的 GTD 系统主要包含如下部分:
时间是最稀缺的资源。不要为了节约其他资源(尤其是金钱)而牺牲时间。
但有时候「浪费时间」是不可避免的。我们主观上觉得浪费了的时间可能是解决问题所必不可缺的一部分。或者说,某些「浪费」掉的时间是比其他时间更有价值的。这件事情没有统一的标尺,一般来说花大量时间去巩固基础绝不会是浪费。
We shape our tools, and thereafter our tools shape us.
Connecting the dots 是一个非常美丽的梦想。没有人不想能够像 Steve Jobs 那样在获得了伟大的成就以后回顾自己的经历并将其串成线来津津乐道。
而我浅薄的理解则是,它更多地是一种 自证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正因为刻意的自我暗示所带来的正反馈回路,我们才有可能开拓一条之后看来自洽和谐不误入歧途的人生道路。
除了在心理上自我暗示以外,我们还可以做的是在阶段性回顾时多去思考自己的不同经历之间有什么联系。
上文一些内容可能过于抽象,所以在结尾我会给出一些具体可行的建议。如果您认同本文的部分内容却担心自己无法迈出改变的第一步,从下面挑一两件事先尝试做起来吧!